欢迎访问bob最新版下载地址
bob最新版下载地址
BOB综合app手机客户端
BOB电子竞技

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发布信阳市2022年度优秀非遗实践案例

发布时间:2024-04-29 09:02:18

作者:bob最新版下载地址

  日前,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发布信阳市2022年度优秀非遗实践案例,《固始:老缸窑焕发新生命》《罗山:土陶焕发新生命》《淮滨:泥塑助力乡村振兴》等十二个案例上榜。

  据了解,2022年,信阳市深入贯彻落实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和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精神,政府和社会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在“连接现代生活 展现迷人光彩”方面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全市各县区各部门结合自己真实的情况,深入开展了探索实践,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制定和实施保护的方法,扩大了传承人群,增强了项目的传承活力,促进了非遗项目融入现代生活,助力乡村振兴。以下12项被列为信阳市2022年度优秀实践案例。

  固始县方集镇老缸窑始建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至民国年间,在此从业人员近百人,生产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粗制陶器。有缸、瓮、盆、钵、罐、壶、香炉、灯台、和尚塔等45个品种,年产4.2万件(套)。产品销至豫、鄂、皖三省交界处的广大地区。1957年,在窑址所在地成立固始县国营陶瓷厂,古龙窑年产47.1万件,产值9.6万元。60年代后期,随工业发展,日用陶瓷产品滞销,但年产陶瓷产品依然能达到21万件,产值18万元。1971年,陶瓷厂改产耐酸陶瓷,新建隧道窑,古龙窑停产。后来古龙窑处于无维护时期,历经风雨侵蚀及各种其他自然因素影响,窑床和窑尾基本不复存在,仅存窑头原貌。

  2013年“陶瓷制作技艺”被列入固始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该非遗项目的抢救性保护提上日程。2020年10月,方集镇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携手河南开成陶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在陶瓷厂新建大别山陶艺文化旅游产业园,第一时间着手对古龙窑进行抢救性修复,在文旅部门的指导下对陶瓷制作技艺开展了传承保护。

  大别山陶艺文化旅游产业园预计总投资6亿元,计划分三期建设,主要建设有:古窑民俗博览园、大别山乡粹园、陶艺创客小镇、中华民族民宿园、老缸窑古街小镇、青少年户外研学基地六大主题园区及科技智能艺术陶瓷生产基地。

  园区秉持“走出去,引进来,传承技艺,振兴乡村”的战略理念,先后与江西景德镇陶瓷大学、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意向,被教育部门认定为“固始县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被市广旅局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展示馆。2021年,园区申报县级手工制陶非遗传承人2名、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2名,扩大了该项目的影响力,扩展了非遗从业人群。截止目前,接待中小学生校外研学累计近5000人次,园区利用自身的优势,丰富青少年学习爱好,陶冶情操,增强劳动意识,培养传承陶艺文化。

  大别山陶艺文化旅游产业园在原有遗产的基础上,利用遗址规划建设以陶艺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力求以深厚经典陶艺文化内涵为支撑,构建集陶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陶艺工业遗址保护与利用、陶艺文化主题休闲度假旅游、陶艺文化产品展示为一体的集市,最大限度地保留陶艺工业遗产,全力发展文旅产业。依靠大项目带动,园区化承载,复兴陶瓷产业和文化,逐步发挥陶艺文化渊源深厚的优势,变文化资源为“绿色生产力”,进一步丰富大别山文化旅游资源,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同时建设老缸窑古村落,安置附近居民经营销售产业园区的陶瓷产品,实实在在的拓宽当地居民收入渠道,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罗山县周党镇桂店村黄土岗土陶制作工坊,有着近300年历史。清代时期,此处便设有窑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鼎盛时期曾有200余名工人,生产各类陶器100余种,产品品一度陆路销往湖北,水路经竹竿河入淮河,销往安徽、江浙等地。1996年企业解体,后由部分老职工自发组织,利用原有设备自产自销。时至今日,仍有多名窑工师傅仍在坚守,主要生产炖汤罐、瓦盆、缸、火炉等日用陶器。师傅们从十几岁便开始制陶,至今已从业50多年。正是老一辈制陶师傅们的坚守,让老窑口的窑火数十年得以延续。

  在现代工业的冲击下,传统的制陶工艺和陶器制品面临着被时代淘汰的风险。作为传统技艺活化石的周党土陶制作流程与工艺,制陶人谌志如师傅一家人,也正努力在理念上求转变,在宣传上求破局、在产品上求创新,奋力摆脱“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局,让周党土陶再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县文旅部门的支持下,谌志如师傅和女儿积极探索,开始尝试由制作传统陶器制品向文旅产品转型,创作出一系列精美的陶艺制品,被多家单位和多陶艺爱好者收藏。9月23日,谌志如师傅带着土陶制作技艺,登上了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罗山县庆祝活动展台。同时,为逐步扩大周党土陶的影响力,谌志如师傅女儿也尝试通过抖音、微信短视频等平台,积极宣传推介周党土陶技艺。

  罗山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周党镇人民政府已经启动实施黄土岗土陶工坊修护项目,并邀请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进行规划设计。将坚持以传统技术为核心,将市场化与传统化有机结合为目标,更深层次地记录、保护周党土陶的制作技艺,同时引入现代设计、研学教育等业态,进一步拓展土陶产业链。随着周党土陶技艺的保护和发展,周党土陶将以全新的面貌和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

  淮滨县文化部门和以郑镇江、郑保民、郑金宇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代表的民间文艺工作者,始终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一项责任和任务,紧密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积极开展非遗文化传承工作。

  发展非遗泥叫吹产业,成立肖营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叫吹合作社,吸纳贫困人群从事泥叫吹特色文化产品生产及销售,帮助贫困家庭增产增收,实现脱贫人口稳定脱贫和脱贫成果巩固,现有传承人76人,带动23户、脱贫人口102人稳定脱贫,每年每户增加20000元收入。开展引导性适用技术培养和训练,将非遗传承引进教室,建立传习所,开展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200人次,确保受训人员掌握泥叫吹生产的基本工艺。现已吸纳8户脱贫家庭从事泥叫吹生产,实现家庭年收益10000元以上。

  传承和发展有机结合。围绕“沙冢遗址”保护传承龙山文化,大力挖掘肖营泥塑非遗文化特色,通过“非遗传承+扶贫”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强化产品推介外宣和包装外销,走向社会,宣传推介,让广大居民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让承载着文明记忆的符号活化,留住根脉,永葆中华文明特色,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建设。

  信阳市浉河区柳林乡老街有着做手工地锅豆腐的传统,在信阳市区家喻户晓。当地豆腐坊采用传统的方法研磨大豆,将大豆磨成豆浆,加入石膏后,以点卤的方法点制而成。地锅豆腐富含有优质蛋白,有香、嫩、甜等口感,韧性较强。柳林老街“地锅豆腐”历史悠远长久,渊源流长,制作技艺经过不知多少代人的不懈努力,探索改进,形成了现在较为固定的工艺模式。

  柳林老街地锅豆腐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老街现有42户坚持传统手工地锅豆腐的制作技艺,大量的地锅豆腐每天以物流的方式,被送到郑州等地的饭店,远销全国各地,成为人类口中的高端食材。不论是在信阳市的各大超市还是农贸市场,到处都有柳林地锅豆腐的身影。每年每户销售20万元,地锅豆腐为老街百姓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真正的完成了“一个地锅豆腐作坊,顶上十套市区房”,非遗资源切实转变成经济效益。

  商城毛底布鞋制作技艺是省级非遗项目,历史悠远长久,受众广泛。项目保护单位——商城县鄢岗镇毛布底手工布鞋厂是长期以来致力于布鞋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毛布底手工布鞋属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依靠广大的农村留守妇女纳鞋底才能完成手工布鞋的制作。企业采用“公司+网点+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以“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和“巧媳妇+”工程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农村留守陪读妇女能够照顾着家、带着娃、挣着钱。企业以生产基地为中心,分别在固始、商城、潢川三个县的七个乡镇设立手工布鞋鞋底收发网点,带动网点周边40-70岁农村留守、陪读妇女千余人就业。20多年来,企业累计培训产业工人万余人,累计为群众创收8000余万元。

  在脱贫攻坚期间,企业结合国家精准扶贫、产业帮扶政策、深入乡村广泛与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结对子,进行产业帮扶。对制鞋人员进行手工技艺、工艺培训、再培训,进行技术帮扶,帮助137户贫困户,523人贫困人口脱贫,助力乡村振兴。2019企业被商城县残联认定为“商城县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2020年企业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河南省返乡下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优秀项目”、2021年企业被河南省妇联认定为“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示范基地”。

  随着老一代制鞋艺人逐渐老去,年轻人逃离农村奔向城市,农村劳动力面临断崖式缺失,毛布底鞋手工制作技艺更是面临着人亡技绝的困境。为此,企业负责人带领团队北上河北南下广州、深圳与机械工厂寻求合作。历时3年经历9次失败,最终研发出千层底布鞋鞋底机械打孔设备,优化了千层底纳鞋底工艺。由原来的人工手针纳底改为现在的机器扎眼,人力穿线纳底,优化了纳底工艺流程,降低了纳底技术难度。为老一辈的纳鞋底产业工人节省体力、为新一代的纳鞋底产业工人降低了技术门槛,扩大了产业工人就业范围。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企业自2022年3月起,通过“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训工程,已为企业累计培训、再培训工人2306人,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一己之力。同时企业不断发掘传承人、培养技师、培养能手。通过企业传承、家庭传承、师徒传承等方式,大力传承毛布底鞋手工制作技艺,建立了乡、村、组、户四级传承网络,先后培养出3名市级非遗传承人、8名县级非遗传承人,为毛底布鞋手工制作技艺的传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河南省商城县自古盛产名茶,是信阳毛尖的原产地之一。商城县其鹏名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就坐落在大别山金刚台西河景区内,2016年被认定为“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2020被认定为“非遗就业工坊”。工坊秉承“三茶统筹”重要指示精神中,用科技赋能,以文化铸魂,不断推进信阳茶的可持续发展。

  用现代传播讲好茶故事,市级非遗传承人周正祥已创作22部短视频,创建“非遗青年联盟”,在抖音和微信小视频,联合本地其他非遗传承人,以直播连线、穿插广告等方式交流学习。在各大自媒体平台浏览量高达22.2万人次,后期还将推出200多部茶视频。开展技能培训,结合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累计为4000人次发了相关职业等级的证书,增加了职业农民的数量,也提升了从业者的素养。以浙江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信阳师范学院、信阳农林学院等专业院校为依托,以周正祥、周其龙非遗传承人的经验为抓手。专业院校负责指导生产种植工作中的科学性和技术指标,而非遗传承人要负责将院校里面专业的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技能。

  截止到2022年底,商城县其鹏名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出品的手工信阳毛尖累积卖出6842万,间接带动从业人员创造4.8亿收益,也因此其鹏品牌价值达到1.72亿。2022年商城县其鹏有机名茶厂更是成为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实现了商城县“0”的突破。工坊将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入选世界非遗为契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让这项非遗产品在我们这一个地区品牌化、价值化、商品化。

  商城民间有养鸭的传统,板鸭制作技艺的历史悠远长久。豫佑丰集板鸭是其中的卓越的代表。豫佑丰集板鸭传承人以当地土生土长的散养稻田麻鸭为原料,制作成原生态腌腊板鸭,分为腊板鸭和春板鸭两种。丰集板鸭制作技艺的每一道工序都是研究传统食品工艺的重要参照依据,十八道工序,均有科学性,是丰集人引以为豪的文化地标,是前辈们杰出创造力和工匠精神的一种延续。

  近年来,传统熏陶的板鸭制作技艺能手相继谢世,慢慢的变多的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有能力的人才严重缺乏,加之传统手工板鸭制作耗时、耗工耗力,在制作工序上虽进行了创新,在传授该技艺培训时当代青年人多不愿承接学习,承接这一传统技艺的人慢慢地少,呈现断层趋势。截止2020年底,能娴熟掌握该技艺的传承人不足30人,且年龄多在60岁以上,丰集板鸭制作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信阳豫佑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弘扬传统技艺,建立生产厂房,规模化统一加工制作,统一销售,保障合作养殖农户、经销代理商利益最大化。互联网“下乡”,商城豫佑丰集板鸭等土特产“上线”,利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促销活动;打造直播体系,购买直播设备,招人才,已成功通过抖音、淘宝平台认证并已上架主打产品。公司结合当地实际发展,项目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运作模式,分时间分批次将鸭苗投放给当地贫困农户,再保价收购农户饲养的稻田鸭,间接带动了一部分贫困户加快脱贫步伐。2019年以来,豫佑丰集板鸭销售30余万只,为当地1000余户乡亲带来近1000万元经济收入。

  息县任大寨村位于息县项店镇,这里以种植葫芦和杞柳而远近闻名。近年来,项店镇任大寨村牢牢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结合本村实际,围绕本土文化资源优势,精准确定产业,全力发展葫芦烙画和柳编产业,探索实践出了一条振兴非遗助推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深度挖掘当地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基地。葫芦烙画艺术,又称烫画葫芦,是一种特色传统工艺美术品,葫芦烙画艺术家用烙铁在葫芦上熨出烙痕作画,与葫芦融为一体能永久保存、收藏,艺术价值极高。所谓柳编就是用当地种植的杞柳,用传统工艺加工而成。至今,当地还传承着古法烙画和柳编技艺。2019年以来,项店镇任大寨村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优势,经过多方考察,流转土地150多亩,种植葫芦和杞柳,依托葫芦烙画和柳编技艺建设非遗工坊,深度挖掘当地优秀文化资源,聚集民间艺人,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柴东升前来设计,发展展葫芦烙画、杞柳编织产业,开展培训300余场,受益群众上万人,不仅传承了非遗文化,还增加了农民收入。

  产业为核心,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小产业大发展,小小的葫芦带动了,任大寨村的致富路,将小产业做大做强,让老百姓真正富起来,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项店镇任大寨村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立锄禾农业合作社,采取非遗工坊+合作社+农户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以葫芦种植为抓手,与葫芦烙画相结合,全力发展葫芦、芦苇、席柳种植,以产业助力农民增收。同时,以成立乡村文化合作社为契机,引导非遗传承人及民俗艺人成立的非遗分社,号召葫芦烙画大师、柳编艺人成立的烙画、柳编分社。合作社设有管理委员会、理事会,制定出台了《任大寨村文化合作社章程》《社长工作职责》等 6 项制度。大力开展培训,组织农民群众学习编织,合作社采取专场培训集中学、合作社成员相互学、文化走亲交流学等多种形式,提升群众的就业能力,提升社员专业素养,让全县及周边村民能够人手一技、持证上岗。充分的发挥群众积极能动性,通过开设葫芦烙画、柳编展厅,有组织地开展公益活动与展览,激发当地手工艺人的创作热情,帮助村民成立相关企业,增加合作社社员收入。

  三壁吹打乐起源南宋,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 主要流行于信阳新县陈店、郭家河、箭厂河、卡房等乡村以及与之毗邻的湖北红安县的部分地区,其中以新县陈店乡三壁村最为著名,三壁村民间艺人演奏时,常常使用唢呐、竹笛等吹管乐器和锣、鼓、镲、眼子等传统打击乐器,因此叫作“吹打乐”。 又因其演奏的曲牌音乐个性鲜明、特点突出,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历经多难而未绝于世。后经当地的文化工作者收集整理,于1984年报请河南省 民间音乐集成办公室研究、同意,以地名冠之于前,故称之为“三壁吹打乐”(当地人称之为“三壁湾响班子”)。2021年7月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近年来,新县为陈店乡为保护抢救这一非遗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夯实非遗文化发展基础,累计投资120万元高标准建设齐唐文化合作社、非遗传习所、齐唐花鼓演艺大厅,通过传承人带动、合作社社员合作、村级合作、区域合作等方式,采取“传承人+社员+产业融合”双重运营模式,搭建既“富脑袋”也“富口袋”的乡村文化服务平台。

  加强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建立非遗传习所,并打造成为培育乡土人才的“主阵地”。三壁吹打乐队现有成员63人,其中乡村文艺爱好者26人、非遗传承人 18人、乡贤能人19人。传习所创作出《靠山乐》《青山乐》《板》《歌台月》、《进花园》等十余首曲牌,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传习所致力于培育乡土文艺人才,通过集中式培训、交流式学习、体验式教育,培养乡 土文艺骨干300余人,群众由“观众”变“主角”。建所至今,累计举办文艺活动200余场次,服务周边群众游客达8万余人次。

  传习所依托梅花村AAA级旅游景区,充分整合旅游资源,孵化以民俗演出、民歌演唱、红色研学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通过现场展演、文化巡演、民俗体验等活动,让游客以慢旅行的方式融入当地生活,感受非遗发源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引导乡贤能人开发乡村民宿、休闲观光、农家乐餐馆、生态采摘等旅游发展产品体系,在梅花村建成非遗研学教育实践基地,带动160余名群众就业。三壁传习所与梅花乡村游、研学游、体验游、采摘游有机结合,在节假日客流高峰期,在梅花广场演出方式,为游客提供演出服务,促进景区内部及周边群众增收60余万元。

  汪家拳发源于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楼畈村汪家老塆,主要流传于信阳、驻马店市及湖北省随州等周边地区,是信阳市唯一本土武术,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2021年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清乾隆年间,汪家拳创始人汪清公将王伦传授的“百步神拳”与豫南山区劳作动作融入到拳术套路中,融合阴阳五行和养生理念,创立“汪家拳”。自汪清公创立汪家拳开始,现已传承十五代。汪家拳由于长期以来本着“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汪家祖训,一直为汪氏家族所独有,拳术讳莫如深,长期不为外人所知。大部分传承人己经70多岁,而现在的青少年多热衷于现代体育项目或搬离乡村外迁到城市居住而中断了汪家拳的传习。一些功法和套路因为无人继承已经失传,现在能将汪家拳“十三根架”完整演练下来的仅有2人。

  为抢救汪家拳这一宝贵的武术遗产,从2010年起,信阳汪氏宗亲发起汪家拳保护行动,先后捐资2000余万元,建成汪家拳传习所,开展汪家拳公益性培训,实施捐资助学行动。每年暑假开办培训班,招收50名身体条件较好的学员,学习、吃住全部免费。前期学员以汪氏子女为主,2015年起招收其他姓氏孩子。2016年以来,传习所已培训学员3000余人次。目前,汪家拳传承人群中有骨干学员60多人。其中,汪鹏作为汪家拳武术特长生,于2018年被郑州西亚斯体育学院录取。现在,吸引了慢慢的变多的青少年加入传承阵列。汪氏族人每年举办汪家拳传习年会,交流习拳心得,弘扬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

  2021年传习年会上,汪氏宗亲会启动新的资助标准:从2021年起,开始考入985、211或双一流大学的汪氏子弟每人奖励6000元,考入信阳高级中学的每人奖励1200元。

  汪家拳为顺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摒弃单靠血缘传承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等狭隘的传承理念,敞开怀抱,面向社会,走进高校,吸纳广大爱好者。在信阳学院,有二百多位学生成立汪家拳社团,在传承人的指导下,练习汪家拳,常练不辍。同时,汪家拳与其他传统武术交流互动,传承人积极参加各类武术赛事活动,取长补短,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汪家拳传习所开展多种形式文化展演活动,自2014年历来汪家拳社团坚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30多场次,义务为大、中、小学生传授汪家拳技艺,参加省、市、区和非遗展演、比赛和汪家拳拳术研讨会30多场次,深入保护和挖掘汪家拳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汪家拳武术民间传统文化,蕴含着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善良朴素等道德要求,传习所注重汪家拳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具备极其重大作用。汪家拳的传承与发展是乡村变迁的见证,其承载着村庄的历史印记,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优势。传习所深入挖掘村庄历史,更加凸显地方性价值,提升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激发村民自豪感。

  光山石雕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位于光山县文殊乡杜槐村的石窝凼,是豫南有名的优质红石石材区。相传战国时期,鲁班就带领众徒,在当地开采红石。据记载,自唐代始,当地百姓就登山采石。上世纪80年代,石匠们将在地表的红石开采凿制成猪槽、石条、石磨、糍粑缸等石用具,时至今日,畅销于周边县市,甚至远销鄂豫皖陕等外省。得益于石雕艺人们坚守工匠精神,世代相传手艺,石雕技艺至今仍生生不息,传承人匡自稳就是这里面的卓越代表。

  今年62岁的匡自稳是土生土长杜槐人,同时也是杜槐红石雕刻技艺的第十六代传承人。他的石窝凼石雕厂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石雕作品,既有造型各异的水盆、花缸、贡鼎,也有人们日常实用的工艺地标牌、石鼓门枕、石桌、糍粑缸等。匡自稳建立了石雕厂,当地群众称之为“石窝凼工艺馆”。匡自稳16岁便跟随爷爷学习石刻,痴迷于雕刻艺术,凭借着祖祖辈辈家传的手艺和先天的悟性与吃苦耐劳的精神,逐步成为杜槐石雕产业的领军人物。2022年匡自稳被授予光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红石雕刻技艺传承人。2022年11月,匡自稳将自己雕刻的31件(套)、价值4.7万元的文创石器产品,捐献给光山县茶具博物馆。

  为使古老技艺发扬光大,匡自稳勤学苦练,细心钻研,他在石雕刻制中讲究造型的精致逼真,采用点、线、方、圆等几何图形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手法圆润细腻,纹式流畅洒脱,既富古老艺术的魅力,又有典雅明快的现代艺术风格。他不断尝试石雕的创新创意,创作了石狮类、人物类、花卉类等石雕作品,适应现代审美,融入现代生活,石雕艺术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草编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历史悠远长久,用途广泛,跟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草帽、草鞋、草绳等传统草编产品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但是,在信阳平桥区却有这样一个企业,大量回收农村废弃的稻草、玉米秸秆等农作物废料,创新工艺,设计制作成形色各异的草编景观工艺品,投放到旅游景区、休闲农场、特色小镇以及田园综合体等农旅场所,深受群众和广大新老客户的欢迎,此公司就是农林谷生态公司。

  该公司建立非遗工坊,积极申报草编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投身于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中,专门从事稻草工艺品制作,利用稻草、麦草秸杆、玉米皮制作“八仙过海”、“西游记”等20多个系列的生态环保工艺产品,受到生态园、游乐园、旅游景区的青睐。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消化农作物秸杆1200吨,年出售的收益1000万元以上。

  该公司主要是通过回收周边废弃的稻草、玉米皮等制作成秸秆工艺品,为各大旅游景区制作草雕景观。张庭莲以500元一吨的价格,从乡亲们手中收购作物秸秆,加工成工艺品销往全国各地。基地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热情参加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从2017年起,开始实施扶贫到户增收项目,与6户贫困户签订了长期用工协议,可为每户贫困户每年带来近万元收入,现在已经覆盖到周边5个行政村。据悉,该公司自2017年至今累计发放扶贫分红资金50多万元。带动就业1000余人次,技能培训310余人次;其中贫困人员就业100余人次,培训贫困人员30余人次。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除了每年给贫困户的分红,附近的村民还可以到公司务工。公司以每斤5角钱的价格进行收购村民的稻草,村民一亩地又能增收300元左右。公司还免费教授村民草编手艺,免费提供水稻秸秆编织草绳机械,只要村民学会机器操作,就可以把机器领回家,在家做工,只要制作的稻草绳符合标准要求,就按一元钱一斤进行回收,现金结算。就近务工、技能培训、计件回收、到户增收......稻草绳成为了助力脱贫攻坚的“黄金绳”,一个个制作精美、造型各异的草编作品,也连接着一个个致富梦、幸福梦。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p>
苏ICP备18070577号-1
  • 技术支持:BOB综合app手机客户端